楓橋新實踐丨八旬老人行動不便 法院上門排憂解難
2025-07-15 10:23:23
來源:湖南法治報 | 編輯:李穎 | 作者:李真 曹必云 | 點擊量:5117
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李真 曹必云)“法官,我同意調解,但我年紀大了身體不好,又嚴重暈車,這可怎么辦?”7月8日,瀘溪縣人民法院浦市人民法庭接到一起經(jīng)濟糾紛案件當事人的求助,考慮到當事人年老體弱、出行不便,承辦法官當即決定為老人提供“上門”服務,切實解決老人的煩“薪”事。
原告康某與被告陳某系親戚關系,二人產(chǎn)生經(jīng)濟糾紛,康某遂將陳某訴至法院。案件受理后,承辦法官認真查看卷宗,仔細梳理案情,認為案件標的額不大、事實清楚、證據(jù)充分,且雙方又是親戚,存在較大調解空間,于是在征求雙方當事人同意后,隨即開展先行調解。
因原告康某年逾八旬、行動不便,無法到場參加調解。承辦法官便帶領辦案團隊前往原告所在地,組織雙方進行調解。調解現(xiàn)場,承辦法官動之以情、曉之以理,耐心細致地向雙方做思想工作。最終,雙方達成一致協(xié)議,被告陳某承諾在規(guī)定期限內償還欠款,此案得到圓滿化解,雙方握手言和、重歸于好。
上門調解,邁出的是腳步,溫暖的是民心。下一步,瀘溪法院將繼續(xù)深入踐行新時代“楓橋經(jīng)驗”,始終秉持“如我在訴”意識,主動延伸司法服務觸角,積極拓寬司法服務廣度,不斷創(chuàng)新完善司法便民舉措,將庭審現(xiàn)場、調解現(xiàn)場搬到田間地頭、村居院落,讓司法服務更“接地氣”、更有溫度、更貼民心,讓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成色更足、底色更暖。
責編:李穎
一審:王薇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