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南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梁原 通訊員 楊青
“我把整個青春歲月都奉獻給了軍工三線,落下了一身病痛,但我無怨無悔?!边@是李同春寫在相冊扉頁的一句話。她在而立之年放棄城市優(yōu)渥環(huán)境,和風塵仆仆從戈壁灘趕來的丈夫何文振一同進山溝支援三線建設。從青春到華發(fā),用實際行動兌現(xiàn)為黨、為國家、為人民奉獻終身的錚錚誓言。
今年,何文振87歲,黨齡65年;李同春85歲,黨齡55年。這對銀發(fā)夫婦已成婚59年,黨齡加起來120年。
“七一”建黨節(jié)前夕,湖南法治報記者來到湖南湘江新區(qū)天頂街道航天社區(qū)兩位老人的家中,一同翻開了懷舊相冊,聽他們講述過去的故事。
?何文振、李同春夫婦。
聽黨話,扛起背包走天下
1951年,中國人民志愿軍代表受邀來到沅江(現(xiàn)沅江市)瓊湖完小作報告。彼時,10歲的李同春作為該校唯一的學生代表為志愿軍代表系上紅領巾。光榮的一幕仿佛一粒小小的石子投入她的心湖,不斷激蕩,“我還記得敬少先隊禮時,右手臂要從胸口劃到頭頂,這表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?!被貞浧甬敃r的情景,李同春的眼神清亮。那一刻,她暗暗許下心愿,要像這些英雄一樣為黨奮斗。
何文振和李同春是大學同學。1960年,何文振成為班上第一批入黨的學生。1963年大學畢業(yè)后,何文振被選配到西北戈壁灘二機部工業(yè)基地,李同春則分在長沙從事教學工作。1966年,兩人千里相會喜結連理。
何文振工作所在地條件十分艱苦,但他沒有二話,放下背包就扎根下來。在戈壁灘的一家照相館,他和同去的大學同學拍了一張合照,并樂觀地寫上“嚴冬兩棵松”。他們說,要像松樹一樣不畏嚴寒,堅韌不拔地生長。
看著丈夫生活在這樣嚴酷的自然環(huán)境,李同春心疼不已?!坝幸淮挝液团畠喝タ此鲩T時天還好好的,突然間就黑了下來,接著狂風大作下起冰雹,還好我跑得快?!崩钔旱耐纯嗷貞浭呛挝恼裆畹某B(tài):從家鄉(xiāng)帶去的綠豆糕沒兩天就硬得像石頭,鹽漬過的濕辣椒過幾天一捏就碎,口鼻常常干得出血……
何文振在戈壁灘奉獻了7年,迄今還記得那里7、8級的大風和零下20多度的寒冷。
“黨要我去哪里,我就去哪里”
1970年,隨著三線調整,湖南省國防科工辦將他倆一同調進漣源大山溝里的湖南湘中機械廠,這是一個三線工廠。李同春說,當時在益陽也有一個廠,離家近些,條件相對好些,但他們沒有申請更換?!拔覀兎蚱迋z只有一個信念,黨要我們去哪里,我們就去哪里!”這一年,李同春如愿加入中國共產黨。
山溝里山高石頭多、出門就爬坡。吃玉米飯,住鍋爐房,女兒高燒不退,何文振也出現(xiàn)血尿。面對這些困難,兩人咬著牙挺了過來?!白鳛辄h員干部更要肩負起為民責任,大家不想干、不敢干的我必須帶頭!”何文振話不多,沉下身子就是干。除了主管當?shù)刈拥軐W校的行政工作,他還兼顧學校的政治教學任務,帶領學生參加全國技工比賽,獲得優(yōu)異成績,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。
“我有3年時間待在車間,105道工序全部親身經歷過,男子漢沒上過的我都上?!崩钔汉驼煞蛞粯映缘每?、霸得蠻,她所在車間生產的軍工用品不僅全部合格,還超額完成任務。
日復一日,兢兢業(yè)業(yè),夫婦倆在山溝里為平凡的人生刻下了不平凡的印記。
1984年,省教育科學研究所要調夫妻倆回長沙,但當時工廠正處于軍轉民的困境時期,也希望他們留下。他倆服從組織安排,臨危受命挑重擔。
湖南省國防科工辦下文任命李同春為該廠黨委副書記,何文振任湖南湘中機械廠技校校長。
工廠轉型后,主攻農用三輪車和汽車變速箱。沒有錢就跑銀行,沒有電就跑電力局,上千人的大廠如何管理也處處是學問……李同春的擔子更重了,腳步更忙了。在全廠職工努力下,工廠終于扭虧為盈,成功轉型。另一邊,何文振主管的技校也順利通過省級驗收,一批批車工、銑工、鉗工、磨工、刨工成功走出校門。
“20余年的拼搏,我們也得到了組織和群眾的認可?!崩钔焊嬖V記者,他倆都評上了高級政工師,李同春還被選為湖南省第五屆黨代表和湖南省第七屆人大代表,榮獲湖南省航天管理局的“優(yōu)秀黨務工作者”光榮稱號,何文振榮獲國防科工委頒發(fā)的“獻身國防科技事業(yè)”榮譽證書。
退休不退志 余熱生光輝
1991年,夫婦倆調入湖南航天管理局,回到長沙生活。1995年,湖南航天管理局三線整體搬遷完成,夫婦倆也到了退休年齡。但他們退休不退志,雙雙走上“新崗位”,積極為社區(qū)的各項事務出謀劃策。
“我父母走得早,是黨和國家?guī)椭易x完中學和大學,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的今天!”李同春動情地說。退休后,李同春擔任航天小區(qū)退休一支部書記。為了做好支部工作,她一棟棟、一戶戶找黨員挨個走訪談心,還經常到醫(yī)院看望生病的老同志。大家的心里話都愿意跟李同春說,每當離開時,他們總會抓住李同春的手關切道:“您年紀大了,走路慢點,上下樓梯抓著扶手,別摔了?!边@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暖心話語,讓李同春越干越起勁。
在她的帶領下,組織支部黨員、“銀齡三長”積極參加社區(qū)鄰里文化節(jié)、乒乓球比賽、書法展覽、太極拳展示、舞蹈比賽等一系列活動,還積極加入社區(qū)“銀齡”紅色管家志愿服務隊伍,主動承擔社區(qū)管家工作。
上門走訪居民、收集民情民意、調處矛盾糾紛、開展環(huán)境整治、宣傳惠民政策……扎根社區(qū)、服務社區(qū),他們把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做得有聲有色?!拔覀円彩恰?0’后咧!”夫婦倆打趣道,“人的生命雖然是有限的,但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”!
李同春、何文振,他們是天頂街道航天社區(qū)854名黨員中的代表,這對黨員夫妻始終懷葆共產黨員的赤子初心,用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對黨、對人民無限忠誠的贊歌。
責編:梁原
一審:梁原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